- A+

想来想去不知道第一篇文章写什么好,就拿最近的课程写起来吧。
主题就是网络
网络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东西,不是很好写清楚,所以这篇文章还是讲一些基础的科普,让对网络没有概念的人有一些对网络的理解。我就从我所懂得写起。
第一个首当其冲要讲的还是IP
网际协议版本4(英语: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,IPv4),又称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,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修订版本,也是此协议第一个被广泛部署的版本。IPv4是互联网的核心,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网际协议版本,其后继版本为IPv6,直到2011年,IANA IPv4位址完全用尽时,IPv6仍处在部署的初期。
IPv4在IETF于1981年9月发布的 RFC 791 中被描述,此RFC替换了于1980年1月发布的 RFC 760。
IPv4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,操作在使用分组交换的链路层(如以太网)上。此协议会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包,意即它不保证任何数据包均能送达目的地,也不保证所有数据包均按照正确的顺序无重复地到达。这些方面是由上层的传输协议(如传输控制协议)处理的。
下表展示了三个被保留作专用网络的地址块(RFC 1918):
名字 | 地址范围 | 地址数量 | 有类别的描述 | 最大的CIDR地址块 |
---|---|---|---|---|
24位块 | 10.0.0.0–10.255.255.255 | 16,777,216 | 一个A类 | 10.0.0.0/8 |
20位块 | 172.16.0.0–172.31.255.255 | 1,048,576 | 连续的16个B类 | 172.16.0.0/12 |
16位块 | 192.168.0.0–192.168.255.255 | 65,536 | 连续的256个C类 | 192.168.0.0/16 |
最主要的就是这个表,这三个地址分类是用于内网分配的,根据数量决定使用哪个。
地址解析
互联网上的主机通常被指定,但IP报文的路由是由IP地址而不是这些名字决定的。这就需要将域名翻译(解析)成地址。
域名系统(DNS)提供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。与CIDR相像,DNS是层级结构。
这个也是组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每台计算机都有着相应的IP地址,服务器和其他的网络服务更是如此,那么如何来连接这些服务就是域名解析的事情了,设于全球各地的DNS服务器将来自各个下级dns服务器或各地的计算机request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来提供访问。所以域名解析也十分重要。
DNS服务器当中也十分复杂,有着正向域,反向域,master,caster域和代理。
DNS解析同样如此,分为A解析,CNAME解析,MX,TXT,NS,AAAA,SRV,以及隐性和显性跳转。